What time is it?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臺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在該遺址上設有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遺址發現及挖掘過程簡介
1955年秋天,台灣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
1957年,潘克永找上了在國立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學林朝棨,會同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到八里鄉頂罟村現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土法煉鐵所遺留的殘渣。因為當地並無漢人日本人煉鐵的紀錄,他們乃斷定這些殘渣為史前人類的煉鐵遺址。由於遺址所在地臺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該名稱將此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該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並推斷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的史前文化。1963年臺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
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劉益昌,由於對台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前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1991年,十三行遺址被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保存範圍長約144公尺、寬約22公尺、總面積為3,161.9平方公尺。1995年,中央各部會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1998年,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主要器物
陶器
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佔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麵、拍印文系統、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於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帶狀分佈。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其他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灰黑色泥質陶器數量也不多,但是頗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地細緻,表面經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紋樣常環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鐵器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
出土的鐵器不算多,可能是因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以及再製造利用,以致出土器物數量較少。目前出土的鐵器皆器型不明,推斷是用來做武器。一般來說,如果具有農耕文化,應當有金屬製的農具,或是類似物。雖然目前已經證明十三行人能夠農耕,只是技術並不高明,他們同時也會畜養家畜
其他器物
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燭、玻璃耳、玻璃珠,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現址還發現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罕見遺物。由於這些器物或者來自台灣其他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中國,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易交換所得來的。由此推斷,十三行在當時是台灣島內外重要交易地點,與外地的聯繫相當頻繁。
墓葬相關人骨及器物
十三行遺址還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關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勢與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為九大類型,而其中最值得討論的便是屈肢葬。十三行遺址之主人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向西北的側身屈肢為主,凶死者則往往以頭向東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常見的陪葬品包括裝飾品陶罐、青銅柄、鐵刀等器物。在十三行遺址出土之前,台灣史前遺址中從無屈肢葬的葬式出現。而屈肢葬郤是台灣先住民主要的埋葬方式。
此外,由無頭葬出現可知聚落族群間可能有戰爭獵頭的行為。

乾隆年間八里乃一繁榮港口,據說當時有十三家船頭行集市於此,因此地名叫「十三行」。後來因港口的沒落已成一沙丘,面積約四平方公里,地下埋有豐富的史前文化遺物。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由台大考古學教授林朝?發現,並和考古學系學生作了短期試掘,將此區文化稱之為「十三行文化」,據鑑定為1800年前,屬平埔凱達格蘭族文化系統。  目前已挖到史前遺物相當豐富,包括唐末的中國錢幣、來自台東的黃金,以及玉器、石器、金屬品、玻璃製品、骨製品、生態遺留、和最珍貴的十三處墓葬,除了陪葬品外,所見的葬式有側身屈肢葬及直肢葬兩種葬式,並且有相當罕見之無頭葬。  特別是在八十年七月又挖到一座煉鐵坊,這種代表進入鐵器時代的證物,在東南亞還是第一次發現。證明平埔有很高的文化,台灣並不是漢人來了才有文化,這是史前平埔文化類型在台北地區唯一僅存的代表遺址。因此,遺址未經析研究和記錄就遭受破壞,將是台灣史前文化的重大損失,唯有透過這個遺址的資料,才能獲得更多的瞭解。  十三行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內涵,與華南地區有相當深厚的關係。這個遺址豐富的遺留,對於華南、台灣、甚至東南亞族群互動關係的瞭解,都有相當的重要性。而且,十三行遺址的下限年代(四百年前),可視為探討漢人和原住民關係的重要資料。  遺憾的是,負責污水廠工程的省住都局,在七十六年提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時,居然沒把「十三行遺址」列入(這是違法,也是嚴重行政錯失),等到設計完成,進行土地征收時才引起學術界的抗議。但在內政部為此加開「台閩地區古蹟評鑑會議」時,居然得到如此結論:「本遺址相當重要,然現址已定為污水處理用地,為配合國家重大建設,不指定為古蹟」換句話說,有關單位竟然將此古蹟除名犧牲,而讓他們的行政錯誤成為合法。如此,當然引起學術界、文化界和國際考古協會非常不滿,招來一連串的救援行動。這就是為期約半年,被譽為台灣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考古遺址與工程建設的爭議事件。  可惜,在「六年國家建設」與強勢的政治勢力運作下(當時郝伯村當行政院院長),十三行遺址只保留象徵性的一公頃面積以交待。不過「搶救十三行遺址事件卻是台灣社運與文化史上的里程碑。  被稱為台灣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考古遺址與工程建設爭議的「搶救十三行遺址」事件,其結果是保留一公頃遺址面積列為古蹟保存區,並由污水廠預定地內再撥地一公頃,興建「十三行遺址文物館」,作為搶救出土文物、保存之場所。  十三行博物館破例由台北縣政府負責籌建,由孫德鴻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於89年三月開工,翌年10月完工,92年4月26日行開幕式。  十三行博物館曾獲91年度「台灣建築獎」首獎。其素材以檢樸拙的混凝土為主,造型則以歪斜的八角形塔,可從戶外拾級而上至屋頂觀海的大型階段及仿船艙式建築等,營造相當奇特而有創意的建築形態。理念來自「考古發掘與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弧狀的鋼構建築象微海洋,斜緩的屋頂則是海中凸起的鯨背,清水混凝土的兩道高牆象徵山、斜倒的八角塔則代表著綿長的歷史時間軸。」另外,「從入口一段緩緩往下的斜坡,全館陷入地下1.5公尺,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總之,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有效的讓北台灣史前文化與歷史,再度被重視、重現光華。  十三行博物館除了常設展(即「重返十三行」,分六個單元)保存、展示及解說十三行遺址之出土文物(以「人面陶罐」最具代表性),也有學習體驗室、特展區、演講廳、賣店、餐廳,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時光空椅」,以及導覽解說機制,提供活潑、多元的課程與環境,另外還有四公頃的室外「陽光廣場」。  十三行博物館配合著「水岸、社區、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不僅是台灣的重要文化資產,也是北台灣文化休閒、學習的最佳場所。 要知道更多十三行博物館,請到 http//www.sshm.tw
參考資料 http://www.mlps.ttct.edu.tw/project/2002/museum_tt2/a10/
相關詞:


義大利南部坎佩尼亞地方(Campania)有個叫做龐貝的城市  西元前前89年,龐貝被劃入羅馬統治之下,因此其制度、建築等,都很快地沿襲羅馬。西元63年2月的大地震帶來嚴重災害。雖然不久後即進行修復,但在修復其間的西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將歷史久的龐貝城埋沒於火山灰之下。  促使整個龐貝城滅亡的大爆發,發生於西元79年8月24日正午左右。爆發突然發生,但也有些兆,即大約8月中旬開始小地震就不斷發生。通常火山爆發前必有多次小地震,這是因為岩漿向地表上升而造成的。受到此次大爆發的影響,那不勒斯灣沿岸的都市赫勒克拉紐姆、史達比亞也與龐貝城一起滅亡。  埋沒在火山灰下的龐貝城,直到16世紀末才又重見天日。1592年,在原來龐貝城街市上開挖運河時發現建築物和繪畫。1861年,費奧列爾里奉義大利國王伊曼紐2世之命,正式開始大規模的挖掘工作;之後挖掘的工作一直持續進行。目前,龐貝城已經有五分之四重見天日。龐貝城的遺跡保持著當時十分繁榮的景象,這對研究古羅馬人都市生活實況的人來說,是相當珍貴的。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自1974年陜西農民在打井時挖到陶俑俑頭開始,兵馬俑就一直深受全球考古學界的重視。始皇陵除了陵園區外,還有相當龐大的從葬區,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為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設計建造。除了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在陵墓四周有181座大小、內容、型制各不相同的陪葬坑,主要陪葬坑有兵馬俑坑、文官俑坑、水禽坑及百戲俑坑等,是現今了解兩千多年前秦代帝國面貌與生活文化的珍貴文物。十三行遺址1955年秋天,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該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並推斷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的史前文化。1963年,台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由於對台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前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1991年,十三行遺址被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保存範圍長約144公尺、寬約22公尺、總面積為3,161.9平方公尺。1995年,中央各部會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1998年,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十三行文化由於十三行遺址在台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學者通常將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西新莊子遺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十三行文化屬於北台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是台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刃器。從出土的鐵渣、礦石等礦物,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除了石、鐵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細沙,火候高、質地堅硬。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台灣北部地區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都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佈地區,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佈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佈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根據時間、分佈區域及文化內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2000-1000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相關詞:
十三層遺址,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心得,
十三行博物館心得,
頭城十三行,
十三行博物館的心得,
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鹿港小吃

















蝦丸:鹿港手工蝦丸,全省聞名。其純手工製造,絞碎的沙蝦,配上太白粉及佐料,少許的肥豬肉、不傷蝦肉組織以沙蝦的肉質做出的蝦丸均勻的蝦漿用手捏成圓形後,在放入沸水中煮熟,等到蝦丸自動浮出水面就可以撈起了。令老饕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彩頭酥:是國宴指定的鹿港點心,是用新鮮蘿蔔與綠豆沙製成,蘿蔔洗淨切絲後,加鹽搓揉以去苦味;相當繁複!「彩頭酥」內餡酥軟,還可以吃到蘿蔔絲的清脆,在甜中帶鹹的滋味,相當好吃!

鹿港麵線糊:鹿港麵線糊遵照傳統手工古法製作,麵線濃稠可口,風味絕佳,入口不需咀嚼,而是加入以豬骨、豬肉、雞蛋、蝦米、麵線、蔥仔酥、太白粉、甘藷粉為主要材料,味道鮮甜好吃順口。

米栳:是一道鬆脆可口的傳統茶點,作法簡單,將發酵過的糯米粉團,經過油炸,塗上豬油和麥芽糖漿,外層滾上密實米花稱「米米老」,其他口味如黏上芝麻稱「麻米老」,目前口味更加多樣,有花生米老、杏仁米老及核桃米老..等。

麵茶:鹿港特有茶點之一.利用純手工現炒方式,秉持古法製作,將麵粉以小火慢烘慢炒,風味獨特、口感極佳、食用時以開水沖泡即可食用,十分方便。目前有古早味(豬油、素食麵茶另外也有出產養生黑麵茶及鹹麵茶…等口味)供遊客享用。

蝦猴:蝦猴學名「蝦蛄」,長相奇特,頭部像螻蛄,尾部像蝦,常裝在小籃中兜售。諺語流傳:「一隻蝦猴配三碗粥」,因早期鹿港窮困人家之鹹菜餚,今日因不易挖取,身價暴漲。若將之配以酒食,常為外出之鹿港人,返家時必帶之特產。

芋丸:口味獨特、越吃越香的芋丸已是來到鹿港不得不品嘗的古早味小吃。完全以純手工製作,利用一條條的芋仔絲包覆醃製的豬肉內餡,再沾上獨家的醬料,會讓您不知覺而一口接一口喔。可用於煮湯或油炸烹煮,不僅好吃還俗擱大粒,是鹿港獨特小吃。

肉包:鹿港肉包是赫赫有名的,每各店家有自己獨門配料及作法,麵皮薄而味美, 一口咬下去湯汁頓現,香濃撲鼻,真叫饕客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再吃。除了新鮮的肉包外還有菜包供遊客一解味蕾。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牛舌餅:鹿港牛舌餅,是鹿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糕餅之一。以高筋麵粉、純麥芽、粗砂糖一些鹽製成,皮酥、餡軟,爽口不膩,剛烤好的尤其好吃且味道其香。目前除了原味外,還有芋頭.山藥..等其他口味供遊客挑選。



蚵仔煎:蚵仔煎是鹿港道地的街頭料理。以新鮮的蚵仔裹上地瓜粉,再加上當季蔬菜,淋上祖傳的特製醬料,即能煎製成新鮮海口風的蚵仔煎。令人垂延欲滴,口感特殊是遊客必吃的一道美食。




蝦丸:鹿港手工蝦丸,全省聞名。其純手工製造,絞碎的沙蝦,配上太白粉及佐料,少許的肥豬肉、不傷蝦肉組織以沙蝦的肉質做出的蝦丸均勻的蝦漿用手捏成圓形後,在放入沸水中煮熟,等到蝦丸自動浮出水面就可以撈起了。令老饕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彩頭酥:是國宴指定的鹿港點心,是用新鮮蘿蔔與綠豆沙製成,蘿蔔洗淨切絲後,加鹽搓揉以去苦味;相當繁複!「彩頭酥」內餡酥軟,還可以吃到蘿蔔絲的清脆,在甜中帶鹹的滋味,相當好吃!

鹿港麵線糊:鹿港麵線糊遵照傳統手工古法製作,麵線濃稠可口,風味絕佳,入口不需咀嚼,而是加入以豬骨、豬肉、雞蛋、蝦米、麵線、蔥仔酥、太白粉、甘藷粉為主要材料,味道鮮甜好吃順口。

米栳:是一道鬆脆可口的傳統茶點,作法簡單,將發酵過的糯米粉團,經過油炸,塗上豬油和麥芽糖漿,外層滾上密實米花稱「米米老」,其他口味如黏上芝麻稱「麻米老」,目前口味更加多樣,有花生米老、杏仁米老及核桃米老..等。

麵茶:鹿港特有茶點之一.利用純手工現炒方式,秉持古法製作,將麵粉以小火慢烘慢炒,風味獨特、口感極佳、食用時以開水沖泡即可食用,十分方便。目前有古早味(豬油、素食麵茶另外也有出產養生黑麵茶及鹹麵茶…等口味)供遊客享用。

蝦猴:蝦猴學名「蝦蛄」,長相奇特,頭部像螻蛄,尾部像蝦,常裝在小籃中兜售。諺語流傳:「一隻蝦猴配三碗粥」,因早期鹿港窮困人家之鹹菜餚,今日因不易挖取,身價暴漲。若將之配以酒食,常為外出之鹿港人,返家時必帶之特產。

芋丸:口味獨特、越吃越香的芋丸已是來到鹿港不得不品嘗的古早味小吃。完全以純手工製作,利用一條條的芋仔絲包覆醃製的豬肉內餡,再沾上獨家的醬料,會讓您不知覺而一口接一口喔。可用於煮湯或油炸烹煮,不僅好吃還俗擱大粒,是鹿港獨特小吃。

肉包:鹿港肉包是赫赫有名的,每各店家有自己獨門配料及作法,麵皮薄而味美, 一口咬下去湯汁頓現,香濃撲鼻,真叫饕客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再吃。除了新鮮的肉包外還有菜包供遊客一解味蕾。

福鹿溪為界,北與線西鄉、和美鎮相臨,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Babuza)之居住地,當時屬馬芝遴社,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在荷蘭人佔據台灣之前,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遊歷,寫了一本「台灣雜記」,並寫了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曰「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閒景況。
鹿仔港之地名在中國歷史中首見於清康熙34年(1695年)高拱乾所修之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台灣水師左營......一分防鹿仔港,係報部本營官兵輪防......」。而鹿仔港被首稱為“鹿港”則見於清乾隆48年(1783年),福建將軍永德奏設正口,曰:「......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則由鹿港出洋......」。光緒年間,因港口漸漸淤塞,航運漸被鹿港街西方4公里處之沖西港替代。日據初期,鹿港曾一度又稱沖西港。
鹿仔港地名之源有四說:
因地名似鹿,故名為鹿仔港。
因台灣中部昔日多鹿,鹿港為鹿群經常聚集之地,從荷蘭據台至清初,鹿群遍佈,鹿的買賣非常興盛,故漢人便稱此地為鹿仔港。(此說較受普遍認同)
平埔族語 Rokau-an 之閩南語音譯,但此語原意已經不明。
因昔日為米糧之集散地,而儲存稻穀用之方形米倉就叫做『鹿』,故稱此地為鹿港。(鹿港有一街名為米市街,現名美市街,可見鹿港的確曾為米榖集散之地)

唐山移民
隋煬帝大業6年(610年),煬帝派遣虎賁中郎將陳稜與朝靖大夫張鎮州率師登陸鹿港,與平埔族大戰,殺其首領歡斯喀啦,擄其餘黨,從此漸有漢人來此與原住民來往貿易。
清代之前,鹿港港深可泊巨艦,並可容納商船百餘艘,實為天然良港。且鹿港於全台各港中,離大陸最近,風不論南北,時不論春冬,揚帆而進,八更即至泉州,九更即到蚶江,十二更即達廈門,故鹿港自然成為唐山移民台灣之主要出入口。
明鄭永曆19年(1666年),設北路安撫司於今日之彰化,漢人於是開始彰化平原之開墾。最先移進鹿港的漢人為閩省興化人,再來為泉州、漳州人,最後為粵省潮州人、諸邑人。
鹿港街市最初型成於現今鹿港東北北橋頭客仔厝附近,港口則於今日之舊港一帶,然而因港口淤塞,碼頭遷至現今之市場附近,聚落便漸擴展移至現在之鹿港街(大有街一帶)。

鹿港飛帆
清康熙22年(1683年),施琅滅明鄭,清正式接管台灣,並於次年(康熙23年)採施琅等人之建議,頒訂三條海禁,限制大陸船隻及人民來台,並設水師汛駐防,後改置海防同知、巡檢負責稽查船隻盜載禁物。
雖有海禁,因閩省之泉、漳米糧不足,許多私販偷渡來米榖集散地鹿港貿易,故鹿港和大陸仍有交通往來,並有移民隨之偷渡。福建將軍永德有鑑於此,於乾隆48年奏請清廷設鹿港正口,依廈門與鹿耳門通商模式設立專員管轄,並於次年准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所屬蚶江口」與「台灣府彰化縣鹿仔港」正式設口開渡。從此鹿港門戶大開,商船雲集,行郊林立,民生殷富,市街長三里許,猶盛鹿耳門。
乾隆50年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間尤其是鹿港的全盛時期,與現今的台南、萬華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台灣三大門戶,「鹿港飛帆」為當時出名之勝景。

鹿港斜陽
鹿港百餘年前古圖
鹿港本為河港,易受河沙遷襲堆積影響,時為深水良港,時為積沙閉塞。清康熙56年已有首次淤沙紀錄,雍正年間船隻已不能抵港,然於乾隆中葉至嘉慶年間,港復寬大,水復廣深,又值正式設口開渡,於是又開啟了一段黃金歲月。
好景不常,嘉慶末年(約1820年),濁水溪夾帶大量泥沙,鹿港又漸淤積成小港,商船停泊不易。嘉慶中葉後,來往商船已漸改由王功港(鹿港南方)出入;道光時期,王功港又見淤塞,再改從番仔挖(今日之芳苑鄉)出入;同治年間,番仔挖又告淤塞;光緒年間,只好在港西二里處設一新港,名為「沖西港」。
光緒21年(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後,沖西港更因泥沙淤積移至距鹿港街約4里之處,其出口更被幾座沙洲壅塞,已無港灣形式,大船雖不能出入,帆船卻仍然未減,因其地利之便,仍為中部重要港口。
光緒24年(1898年),沖西港又因洪水氾濫再告淤塞,於是又在鎮郊洋子厝溪下游設立新港口,名為「福隆港」,位於鹿港街西北方6公里處。但帆船於福隆港僅能趁滿潮時進出,再以竹筏運輸至鹿港街上。
日治末期,沙洲淤積已至無可救藥的地步,連小型船隻也無法入港停泊;此時又臨中日戰爭爆發,與大陸斷絕通商,鹿港已有名無實,形同廢港。雖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陸帆船曾一度恢復往來貿易,但仍只是曇花一現,國民政府撤台後又告關閉。此後,鹿港經濟一落千丈,許多居民被迫出外謀生,稱為「鹿僑」。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雷電邱★的部落格


大家好我叫邱煥庭

歡迎大家來我的部落格參觀

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大家